2012818上午,与长江船员考试中心在考试中心308会议室召开了“公务员管理体制下长江船员考试中心的发展定位及其组织机构”课题结题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长航局人事处渠钊处长,长江海事局人教处张俊平处长,长江船员考试中心的邓跃进主任、刘力书记、刘新友副主任、吴轶、李毓江、何宜刚处长,武汉理工大学课题组的罗帆老师、卢少华老师、研究生唐辛欣、陈晓倩、答芸、杨小玉、丰婷和高兴。会议由张俊平处长主持,杨小玉记录。本次会议主要介绍了长江船员考试中心转制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征求了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相关建议。

会议开始,张俊平处长充分肯定了长江船员考试中心转制课题的研究工作,回顾了之前的开题和中期评审,并提到了即将开题的考试中心人才发展规划,对会议流程进行了介绍。

接着,罗帆老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研究成果——《公务员管理体制下长江船员考试中心的发展定位及其组织机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共包括了六个模块: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机构管理的经验借鉴;考试中心发展现状分析;公务员管理体制下考试中心的环境与发展定位;公务员体制考试中心的组织结构设计;公务员管理体制下考试中心的岗位管理改革。在中期评审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两个组织机构设置方案。与此同时,罗帆老师就后勤基建是否单设部门、培训处是否应设在干部培训学院两个问题与考试中心领导进行了交流。

随后,相关专家和领导在肯定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对课题提出了以下意见:

邓跃进主任认为课题组非常认真负责,对国内外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报告结构没问题。考试中心单位不大,但管理庞杂,承担的社会职能多,如每年10万船员参加考试、水上搜救训练基地为全国首个基地等。建议有四点:(1)坚持考培分离的原则。其中培训是指船员培训而不是指职工培训,要在成果中体现出来;对多元化发展起来的摊子不能因为改制而废掉,五个基地共用一个平台,不能人为的将职能拿走;要尊重快速发展的现状。(2)建议增加装备信息处。原因是固定资产规模较大(搜救设备接近1个亿),承担的信息化任务重(如无纸化考试),船员考试、职工培训、中心会场、搜救训练离不开信息化,计算机终端配置在全局最高。(3)增加政务中心的职能。政务中心包括所有业务受理和程序审批,作为长江海事局的分支机构,挂靠在考试中心。(4)关于党校,建议保留培训中心,设在干部培训学院,委托长江海事局管理,此培训机构一定要存在,名称不重要。

刘新友副主任认为研究报告第5个模块总体较为清晰,有三点建议:(1)考试业务部职能要完善,所有说法要完整,文字精炼;(2)将职责阐述清楚,培训一处应设在干部培训学院,包括干部职责和职工职责,建议采取方案一;(3)补充政务中心的下属机构,业务内容包括船员受理、船舶受理、船公司受理和证件制作等。

李毓江认为课题为转公提供了思路,应关注海事学校的定位问题。海事学校目前是无编制、无经费,属于一个职业中专,是个空架子,但业务很多,承担很多社会职能,处于一种有事做,但无人无经费的状态,可直接挂靠在长江海事局。邓跃进主任补充说干部培训学院整合三个培训中心或学校合并想法很好,但后患无穷,渠钊处长补充说三个培训机构应该各管各的,挂在干部培训学院下。

吴轶指出,政务中心的内设机构应该是一个纵向设计,根据业务流程来设计,而不是一个平行设计,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渠钊处长对课题提出了两点建议:(1)应深入论述转公对考试中心的影响,研究报告里有涉及到,但论述不清晰;(2)在SWOT分析后,应对每个组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政策依据进行说明,使理由更加充分。

张俊平处长提出建议:(1)课题应理清转制后考试和培训的关系,应跳出现有的机构设置。目前考试中心属于分支局的机构,但作为机关直属机构来管理,是一个独立的单位。(2)在机构设置上,船员考试中心、政务中心和培训学院为3个平行并列的机构,将船员考试和培训分开,培训的任务都放在干部培训学院,包括对海事系统和长江海事局的员工和干部的培训、长江海事局水上搜救培训等,建议将海上和内河各设一个培训部门。(3)从管理的角度,综合部门的设置较为必要,例如办公室如何设置,教务处需不需要设置等。并指出将培训二处放在干部培训学院,人事处、财务处设置按照国家要求,干部学院按照财政补助设置。

最后,专家们进行了认真的审议,由张俊平处长宣布了评审意见,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成果进行了肯定,并希望课题进一步完善船员考试和培训职能,在促进考试中心转公后的发展的同时,对其他单位也具有借鉴意义。

长江船员考试中心转制课题顺利通过了评审,结题会议圆满结束。

                            

                                         杨小玉

                                    2012818

   

 

长江船员考试中心转制课题评审会纪要
  
Copyright © 2005-2006   professor luo's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