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下午,罗帆老师指导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刘堂卿在教四楼810室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由华中科技大学胡斌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武汉大学李纲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刁兆峰教授、聂规划教授、王虎教授担任委员,王斌老师担任秘书。参加答辩的还有刁兆峰教授和王虎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
刘堂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中交通安全风险耦合机理及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选题,论文题目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耦合机理研究”。综合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安全科学、复杂科学、系统论、经济计量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将多学科的学术前沿内容有机地交叉融合。首先,阐明了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内容和方法。其次,阐述了空管安全风险的内涵和特征,对空管安全风险耦合的内涵作了界定,并对空管安全风险耦合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第三,提出了风险相干原理、风险波动原理和空管系统脆性原理,以期为系统分析空管安全风险耦合机理提供理论参照。重点研究了空管安全风险的耦合规律,提炼出空管安全风险耦合的特征,剖析了空管安全风险耦合的过程,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空管安全风险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对空管安全风险耦合过程中的风险流进行了描述。第四,对空管安全风险致因进行了探讨,通过设计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揭示了引发空管安全主要风险的根本原因。第五,在对相关的风险模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空管安全风险耦合N-K模型,并结合空管近十年来的不安全事件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第六,对空管安全耦合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设计,基于空管安全风险耦合过程的分析,结合空管安全耦合风险的解耦原理,提出了网格化、错峰法和防脆型三种空管安全耦合风险管理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空管安全风险耦合机理及解耦方法后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评审专家针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提问,刘堂卿逐一进行回答。经过答辩委员会专家的评定,刘堂卿以90.4分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

刘堂卿汇报学位论文

解释空管安全风险耦合的类型

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
回答问题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主席胡斌教授宣读论文答辩决议和平均总成绩,此次研究生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工作室
2011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