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博士生选导的困惑

 

 

我所在的管理学院全日制博士生名额较少,近年来每位博导平均招收的名额不到1个。今年,博士生名额数明显少于博导人数,因此领导宣布,如果报考某个导师的考生未过线,这个博导今年的招生就自然空缺。

2008年,根据考生的报考意愿、所学专业和科研潜力,我答应了3位考生报考。结果1位考生过线,被顺利录取。

2009年,与我联系的考生较多。依然根据报考意愿、所学专业和科研潜力,我答应5位考生报考,但事先说明名额只有1个,强调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报名前,另外两位急切地找来,一定要我给一个报考的机会,我的心一软,就给他们签了导师接收函。分数线下来,报考我的考生有5位过线,这下可就难办了。我感谢每位考生对我的信任,也深知他们备考不易,不录哪一位都于心不忍。最后,按照院长的建议,从高分到低分排列,选择了考分最高、发表论文较多的一位考生。当时,落选的考生心里很难受,我也感到抱歉和不安。

今年,我比较谨慎,考察原则不变,但谢绝了不少考生,只答应4位考生报考。前两天,来校现场确认报名的考生只有两位。后来得知,一位错过了网报时间,无法补报;另一位单位有出国访问的机会,临时放弃报考。因此,如果报名的两位考生发挥不佳,我就有可能面临招生空缺。如果今年招不到博士生,最近开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延续性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会尽心尽力地专注于科研和人才培养。我希望不断有志同道合的研究生加入这个团队,但他们必须面临应考这个门槛。作为导师,很难预测考生能否坚持应考或上线。因此,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博士生的选导,有时真感到困惑了。

   

 

  
Copyright © 2005-2006   professor luo's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