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申报基金项目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2003年,我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航灾害的预警机理与方法研究”获得批准立项。经过三年的辛苦工作,2006年底终于完成了任务。

2007年初,一方面撰写基金项目的结题报告,另一方面撰写新的申请书。很想继续深化这个领域的研究,故与东方航空武汉公司和中南空管局湖北分局合作,向管理学部提出了申请。为了突出创新,选择了以民航灾害的应急机制为主攻方向。结果,申请没有被批准。反馈回来的评审意见中,只有一位专家投了反对票。那份评审意见很短,认为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而且基金委已资助申请人进行过相关研究,建议不予资助。刚看到这条评审意见时,觉得专家不了解相关研究领域,也没有认真看申请书,有些生气。但过后一想,觉得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所提出的创新点说服力不强,没能获得专家的认可。

尽管没有获得资助,但还是坚持组织课题组开展后续研究,发表了数篇论文,并试图将研究成果在民航组织中应用。

2008年初,选择了空管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联合中南空管局湖北分局和东方航空武汉公司向信息学部的民航联合基金提出了申请。结果,申请又没有被批准。反馈回来的评审意见中,有一位专家的评价不佳。评审意见认为关键技术比较笼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不详尽。当时觉得自己是民航系统外的学者,申请民航联合基金难免吃亏;而且,从历年批准的民航联合基金项目来看,绝大多数都是民航技术方面的课题,很少有管理类的项目。但冷静下来一想,还是自己的前期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和深入,所设想的技术方案让专家觉得不具体,可行性不强。

4月,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按照基金委的要求认真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是《结题报告》的补充,是对面上项目三年研究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四年研究成果的集成与提升。《研究报告》要求全面反映资助项目的工作情况和研究成果,是对基金资助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后评估)的重要依据。令人欣慰的是,这一年“民航灾害的预警机理与方法研究”的课题成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后评估为“优”。

今年年初,集中精力申报了“空中交通安全风险耦合机理及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项目。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和撰写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既要写得精炼,又要尽可能详尽和具体。阐明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联系和区别,突出创新点;说明了前一个基金项目与新项目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横向课题“空管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研究”与本研究的联系和区别。

不过,每年申报都以失败告终,请合作单位盖章时,我都不好意思了。湖北空管分局的领导和相关同志给我打气,他们说:“如果争取,就有希望!”

临近9月,网上开始有人讨论基金项目评审的问题。到92日晚上出差前,没有得到任何信息。4日晚上回汉,一位同事说已经收到了不予资助的通知。赶紧上网查邮件,没有来自基金委的邮件。5日早上,打开邮箱,还是没有基金委的邮件,但收到在美国进修的一位同事的邮件,标题是“Congratulations”。半信半疑之中,到基金委的网站上查询,得知自己申报的面上项目已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批准立项,批准号为709711047日下午,收到了基金委的邮件通知。

经过三年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再次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从本人的亲身经历来看,申报基金项目,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两次获得基金资助,我都不知道哪些是网上评议专家,哪些是会评专家,中了之后也没有任何人透露内部信息。因此,希望今年没中的朋友们不要灰心,只要追踪学术前沿,积累前期成果,持续改进申报书,就可能心想事成。

说实在的,欣慰之余,心中沉甸甸的。获得基金资助,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面临的任务将是非常艰巨的。

   

 

  
Copyright © 2005-2006   professor luo's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