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面临按大类招生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而不是按照具体专业招生。教育部2001年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分类为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11个学科,11个学科下又分若干专业门类,如理学分为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天文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等,每个门类又分为若干个专业。所谓按大类招生就是按照以上的学科门类招生,而不是按照专业招生。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最早实施这项招生改革。据了解,2002年,北大有13个院系实行按院系招生,3个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同年,清华大学在经管学院也试行了按“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按学院进行大类培养的人才选拔模式。在随后几年的高招中,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也纷纷试行该模式。例如,2006年武汉大学将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五个专业统一按照经济学类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用前1年半到2年的时间统一学习基础课,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今年,我校也要推行大类招生,例如,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统一为工商管理类招生。因此,作为主管教学的系副主任,我不得不思考按大类招生的利与弊,以及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以尽可能地发挥利的积极作用,减少弊的消极作用。
        上学期以来,我们管理学院几次组织讨论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关于招生和教育模式改革实践,兄弟院校的尝试是可贵的,但如何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不清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昨天下午,管理学院主管教学的刁院长组织各系的教学主任召开了研讨会,要求各系认真讨论教学计划的调整方案,在全院公共平台课的基础上,确定学科平台课程,进而调整专业课计划。
        任何改革都会有风险,为了规避、防范或缓解风险,应该事先制订系统的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为了避免走弯路,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我们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关于按大类招生的利与弊,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主要观点如下,可供博友们参考。
        按大类招生对考生报考有什么影响?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董德刚认为,这种报考方式有四个方面的益处:第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按学科大类招生后,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将更符合学生的利益。第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采用“按大类招生”,考生虽然只填报了四五个志愿,实际上却可能涵盖了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专业。第三,按院系招生和培养延迟了专业选择时间,从而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国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第四,能够进一步满足考生的志愿。招生专业数量少了,每个招生专业的名额相对增加了,考生的专业录取率也将会增大。 
        “按大类招生”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另一种模式则是一些高校“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两种模式都是把分专业的环节推后,让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专业前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更令人满意的专业。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这样报志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此时因为对专业不了解而产生的盲目。 按学科大类招生后,这种问题得到缓解,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从大的方面来讲,大类招生对于学生和老师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在分专业时,大多数高校采用双向选择方式,实际上是对前期教学双方工作的一种检验。 因为要参考学生前面学习的成绩和状况,想要选到理想的专业,学生就必须努力,争取各方面表现优异。同时按大类招生的专业任课老师也有一定的压力,如果这个老师的成绩不突出,科研能力不足,感召力不行,学生可能都往另外一个方向去选,那无疑将把老师置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但是,“大类招生”给考生带来的是机遇,也有风险,尤其是对那些适应能力不强的考生而言,影响可能更大。从中学进入大学,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等等诸多方面发生改变,必然会造成一些不适应,有些学生高考成绩很好,但上大学后调整得不好,很可能在开始的1年多里表现平平,但不能排除他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迎头赶上的可能,可现在绝大多数高校的大类招生都是以前期表现为准的,无疑会让“慢热型”学生很“受伤”。  

   

 

  
Copyright © 2005-2006   professor luo's studio.